近年來,我國智能礦山行業發展迅速,為進一步規范并促進行業發展,我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與智能礦山行業發展相關的法律法規。
在國家發改委等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了煤礦智能化的階段性目標。到2025年,大型煤礦和災害嚴重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實現開拓設計、地質保障、采掘(剝)、運輸、通風、洗選物流等系統的智能化決策和自動化協同運行,井下重點崗位機器人作業,露天煤礦實現智能連續作業和無人化運輸。
在國家礦山安監局等聯合印發的《關于深入推進礦山智能化建設促進礦山安全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要求,到2026年,全國煤礦智能化產能占比不低于60%,煤礦、非煤礦山危險繁重崗位作業智能裝備或機器人替代率分別不低于30%、20%,全國礦山井下人員減少10%以上,打造一批單班作業人員不超50人的智能化礦山。到2030年,建立完備的礦山智能化技術、裝備、管理體系,實現礦山數據深度融合、共享應用,推動礦山開采作業少人化、無人化,有效防控重大安全風險,礦山本質安全水平大幅提升。
此外,隨著中國由勞動力社會轉變技術型過程中,招工更加困難,因此,礦山的無人化、智能化將是未來發展趨勢。
目前我國尚處于煤礦智能化建設的初級階段,智能礦山滲透率仍然很低,有待提升。僅有少量煤礦實現了局部生產環節的智能分析及決策控制,距智能礦山建設目標甚遠。根據安永發布的《智慧賦能煤炭產業新萬億市場》,已有生產型礦井單礦智能化改造升級費用約在1.49億元人民幣至2.63億元人民幣之間,新建型礦井單礦改造費用約在1.95億元人民幣至3.85億元人民幣之間。全國煤礦數量近4500座,依照不同產能等級進行改造金額測算后,智能礦山整體市場規模超過一萬億元人民幣,發展前景廣闊。再疊加上萬座非煤礦山,應用場景數以千計,智能礦山市場空間無限廣闊。
一、梅安森
梅安森是國內領先的礦山安全監測與智能化解決方案提供商,深耕礦山智能化20余年,已形成涵蓋信息基礎設施、智能地質保障、智能主煤流運輸、智能輔助運輸、智能通風、智能供電與給排水、智能安全監控系統、智能洗選、智慧園區以及經營管理等全鏈條的智能化礦山建設產品體系,在礦用安全專用設備和系統等方面已擁有了一定的市場占有率和品牌影響力。
公司目前已成功推出基于SPG礦山安全大模型的智能瓦斯抽采綜合管控系統。SPG礦山安全大模型是以AIGC、CV、NLP等前沿技術構建的多態大模型底座,通過賦能安全監控系統、抽采系統、人員定位系統、通風系統和排水系統等子系統,提升專業子系統智能化水平。
梅安森聯手浪潮云海打造AI智能體應用平臺,通過將梅安森SPG礦山安全大模型私有化部署到浪潮云海InCloudOSV8智能體管理平臺,實現智能礦山安全知識庫高效構建、多模型統一管理、模型與應用統一運維。
梅安森已積極投入礦山機器人研發,尤其是針對煤礦場景的四足巡檢機器人。這類機器人利用地形適應能力和Al自主導航技術,可替代人工完成危險區域巡檢及智能分析。
梅安森近期拜訪云深處(四足機器人)和宇樹科技(四足/雙足機器人),旨在通過技術互補加速具身智能機器人在復雜場景的落地。根據投資者互動平臺的披露,公司計劃推出礦用機器人,目前正在對市場眾多通用機器人公司進行走訪,在此基礎上進行二次開發。
二、北路智控
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專業從事礦山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等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為一體的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與高新技術企業。
北路智控聚焦于智能礦山全場景應用,覆蓋礦山通信、監控、集控系統及裝備配套四大類產品。其中智能礦山通信系統包括人員精確定位系統、礦用網絡設備等,智能監控系統包括煤礦安全監控、全礦井圖像監控等,智能集控系統包括煤流、排水、風機等關鍵環節的智能控制,智能化配套裝備包括采煤和掘進工作面的智能化設備。公司產品已應用于全國千余個煤礦和非煤礦山,并逐步向危險品化工行業拓展,實現跨行業技術復制。
公司是國內少數產品能夠覆蓋智能煤礦感知層、傳輸層、智能應用與決策層三大層級的智能礦山領先企業。2023年9月,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煤炭行業信息技術產業--其他信息公司營業收入前20名名單”,公司再次奪得前三。并且,細分業務方面,北路智控實現礦山輔助系統全面覆蓋,其融合通訊技術、人員定位技術、監控等解決方案較為領先,具備較強的行業競爭力及發展潛力。
公司自研礦用掛軌式巡檢機器人,提質增效初見成效。礦用掛軌式巡檢機器人采用驅動機構夾緊軌道的運行方式,可實現煤礦井下水泵房內各個角度重點設備工作狀態的全方位可視化安全監控。目前,該產品已在河南省正龍煤業有限公司城郊煤礦主排水泵房實現應用,減少崗位工人3-4位,節省人工費用約12-18萬元。
根據2023年年報披露,公司煤礦用輪式機器人與礦用智能運載機器人正在研發,相關系統研發也在推進,未來有望拓展礦山智能機器人的覆蓋環節。
三、科達自控
科達自控是北交所“智慧礦山第一股”,深耕工業互聯網技術體系,聚焦智慧礦山、智能充換電、智慧市政三大核心業務,其業務與AI、機器人技術深度融合。
公司形成了“一體兩翼”的商業模式,即基于CPS智慧礦山整體解決方案+標準化智能產品+365在現(線)技術服務。CPS(信息物理系統)智慧礦山整體解決方案,涵蓋礦山數據監測、自動控制、智能采掘、智能通風、智能輔運等全流程服務。其核心產品包括礦山特種機器人、管控平臺等,能夠滿足煤礦與非煤礦山的智能化需求。
公司始終致力于推動智慧礦山建設實現無人值守,基于CPS的智慧礦山整體解決方案,集成AI算法和大模型技術,實現礦山生產“采、掘、運、提、排、通、洗選”等環節的無人值守。例如,AI視頻分析系統可實時識別皮帶運輸異常,預測設備故障,減少停機時間等。
分板塊來看,2023年,公司智慧礦山領域營收占營收總額的83.0%,物聯網+營收占全年營收總額的16.6%。按產品劃分,礦山數據監測與自動控制系統營收占比最高,達到69%,新能源充換電管理系統業務爆發式增長,目前已投放社區充電設備10萬臺左右,營收占比達到10%,同比增長10倍。
公司與華為建立合作關系,開展多方面合作,2018年,公司與華為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制定“智慧礦山通訊網絡整體解決方案”,通過多網融合實現高效傳輸,解決信息孤島現象,滿足礦井通信的高帶寬、低時延和高可靠性需求。2021年9月,華為發布了“礦鴻”礦山鴻蒙操作系統,公司隨即開展基于礦鴻的產品和系統的遷移工作,目前已應用于多個項目,并完成華為鯤鵬技術認證。同時,公司將智聯汽車技術與礦山無人駕駛結合,優化了煤礦輔助運輸智能化系統。
公司在3月4號調研紀要中披露,目前公司已有4款機器人進入銷售環節,尚有十余款正在研發中。目前,市場對煤礦巡檢機器人的需求日趨強烈。按照單個煤礦配備20臺巡檢機器人計算,市場空間約400多億元。巡檢機器人在煤礦已有不少應用,能減少部分巡檢人員。另外輔運機器人、清淤機器人、管道機器人、維護機器人等,預計能在短期內投入使用。
注意:
本文提到的公司均為長期邏輯
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