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張貝貝
頭圖 | AI生圖
在“315打假日”來臨之際,A股賽隆藥業(002898)“自曝”了。
公司于3月14日晚間發布業績預告修正公告稱,公司預計2024年歸母凈利潤虧損2100萬元-4100萬元,此前1月22日預盈450萬元-650萬元;同時,扣非凈利潤為虧損2200萬元–4200萬元,此前預盈420萬元–620萬元。
即,不到2個月,公司業績“由預盈轉為預虧”。
且值得注意的是,1月22日公司扣非凈利潤預盈,扭轉2020年以來連續4年的虧損,是好于市場預期的。所以,資本市場之后也不斷走強。據Choice數據,2025/1/22-2025/3/14期間,賽隆藥業股價累計漲幅高達10.97%。
所以可以想象,公司當下業績修正戳破了之前給予市場其業務經營轉好的“假象”后,資本市場可能會有較大拋售。
關鍵是,公司調整業績是經營業務發展帶來的,還是財務確認方式帶來的,這將決定本次影響是“短期”還是“長期”的?若是短期,那么短期拋壓或是建倉的好時機。接下來看一下。
(資料來源:Choice數據)
業績修正背后,是經營業務的較大承壓
據公司剛發布的業績修正公告原因說明,本次修正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是,公司與年審會計師深入溝通后,結合公司業務實際情況,對部分銷售收入確認進行再次分析,基于謹慎性原則,部分收入2024年度不予確認。預計減少收入約3963.25萬元,減少毛利約3395.71萬元。
二是,在資產減值方面,公司針對部分閑置的固定資產進行減值測試,預計將補充計提資產減值準備200-450萬元。
這意味著,1月份預告中公司“多計入了銷售收入,少計提了減值準備”。更何況,1月份公司公告扣非凈利潤扭虧主要得益于報告期內控費實現,則即使公司業績不進行修正,公司的扣非利潤扭虧為盈也非業務經營改善所帶來,而控費帶來的盈利可持續性本身就具有較大不確定性。
那么,關鍵是,2025年公司業績承壓能改善嗎?若能,市場情緒反而可能會逐步好轉,并帶來資本市場后續的走強。但分析下來,并不樂觀。詳見下文。
集采擾動仍在,或將繼續擾動業績
賽隆藥業屬醫藥制造,是一家集藥品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藥企,產品主要集中在神經系統、心腦血管系統和消化系統等領域。
只不過,公司目前上市的藥品都是仿制藥。
據公司2024年半年報,截至目前公司主要生產、銷售及擁有生產批文的原料藥品種13個,制劑品種17個,其中11個品種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16個品種被列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3版)》。
其中,財報顯示,公司產品這幾年陸續被集采,這是業績承壓的主要原因。
2021年度,公司阿加曲班注射液、氨甲環酸注射液獨家中標黑龍江省“八省二區”省際聯盟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注射用替加環素中標福建省藥品集中采購,門冬氨酸鳥氨酸注射液獨家中標魯晉省際聯盟帶量集采。
2022年度,公司注射用奧美拉唑鈉、米力農注射液和注射用替加環素等三個品種四個規格中標第七批全國藥品集中采購;以及阿加曲班注射液、氨甲環酸注射液兩個品種三個規格中標第八批全國藥品集采等,并在2023年落地實施。
且公司2024年12月發布公告稱,公司鹽酸艾司洛爾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液擬中標第十批全國集采,并將在2025年4月起開始落地實施。從此可看出,公司2025年的業績仍會受到集采擾動,業績承壓或將繼續。
小結
總結看,集采常態化下,公司業務經營受到擾動較大。公司利潤改善在因控費而非業務開源實現的情況下,業績修正與否都難掩背后經營的較大壓力。
且要注意的是,公司于業績修正當日同步發布退市風險公告。因為業績不好,公司股票交易可能在2024年年報披露后被深交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前冠以“*ST”字樣情況下,公司資本市場可能會有較大拋售,且收回前期漲幅,投資需謹慎。
注: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9.3.1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上市公司出現“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利潤總額、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三者孰低為負值,且扣除后的營業收入低于3億元”的情形,其股票交易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除此之外,要注意,梳理公司公告發現,2023年公司因《2022年度業績預告》中,信用減值損失少計提約600萬元,資產減值損失少計提約400萬元以及成本費用少計入約200萬元等,使得業績預告與實際披露報告有差異,收到了監管函。深交所稱,上述行為違反了相關規定,希望公司吸取教訓,及時整改,杜絕上述問題的再次發生。
即,本次并不是賽隆藥業第一次因業績預告與年報凈利差異幅度較大,進行業績修正了。此情形下,投資時對于公司是否善用“財技”進行財務報表美化的質疑或許要多加判斷。
由上,賽隆藥業在資本市場上的波動或并不是短期,投資還需謹慎。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照,文內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讀者謹慎作出投資決策。
—————? 作者粉絲群招募? —————
各位讀者如果對本篇文章有疑問,可以長按下方二維碼,添加好友,與作者一對一溝通。
此外,作者還對CXO、醫美、藥店、血制品以及具有主題機會的阿茲海默概念、多肽減重藥等領域有覆蓋,側重產業分析和布局企業優劣勢分析,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長按下方二維碼,與作者進行更多熱門賽道和相關上市公司的深度交流。
評論
最新評論